不久前的某個夜裡,踏進了蜂蜜草莓新聞台。台長考莉娜瑞 (源自 culinary) 是在加州唸書的博士研究生,平日忙於研究,課餘仍勤於下廚,不定時端上盤盤佳餚。
自此,廚娘沉迷於蜂蜜草莓中,每每徘徊不肯離去。不但公告更新時間必定忠實報到,平日也三不五時爬上去翻看一篇篇又人的食文。像剛才,這篇蘿蔔糕記寫到快完結的時候,不爭氣的電腦給我來個大當機,來不及存檔的心血就此消失;無比鬱悶之際,等電腦重新啟動後,立刻爬上蜂蜜草莓新聞台,喔呵呵,沒想到趕上新菜熱騰騰出爐: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news/rgyalrong1/ 。
話說上週末約了高中同學阿珠見面,順道見見他家 3 Js,約翰、潔米,和素未謀面的喬伊 (想認識這可愛的一家請到賓州的紫瓢蟲新聞台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news/911jamie/ ) 。會興起念頭趁阿珠來時做蘿蔔糕的原因有幾個:1) 謝謝日正食品,出了很多方便的調理粉 (包裝上還寫著:爸爸下廚房,媽媽樂洋洋;還有一行小字:新好男人! 偶爾也該下廚房。),例如在來米粉、雞蛋糕粉,和發高粉等,2) 可能是因為運送途中冷藏溫度不足的關係,韓國超市買回來的蘿蔔糕經常發酸,3) 我知道同樣也是二年多沒回家的阿珠和我們一樣,想念台灣小吃,和 4) 有小瑞台長說明詳細的食譜給我壯膽。因為這種種因素,所以,廚娘認真的進了廚房,試著照做蘿蔔糕。
食譜來源:2/9/2004 蘿蔔糕篇,考莉娜瑞台長主掌的蜂蜜草莓新聞台
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news/rgyalrong1/3/1235226207/20040209115655/
材料:白蘿蔔、水、在萊米粉300g、蝦米少許、油蔥酥少許、香菇(小)三四朵、鹽(味精)、玻璃紙一張(optional)
必備廚具:電鍋或蒸籠
#材料裡面最重要的是白蘿蔔、水和粉的比例:
原則上是在萊米粉300g兌1050g的水和白蘿蔔。白蘿蔔最少要有100g,但喜歡的人可以用非常非常多蘿蔔,只要相對把水減少,使蘿蔔和水相加維持在1050g左右即可。
(廚娘說明:
a. 糟糕,家裡沒有小秤,只能用目測大約估計,不過這次試做的材料中,蘿蔔很多,水很少。
b. 為了體質無法招架香菇且有可能會來分一杯羹的印度朋友,這次省去香菇和味精不放,但添加了五香粉少許和白胡椒不少。)
做法:
1. 白蘿蔔刨絲,加水至總重達850g,移入湯鍋中用中火煮至軟 ※
(廚娘說:我需要一個小秤!!! 心得:蘿蔔邊煮會邊出水,廚娘太過緊張,不停的把有蘿蔔香甜味的水分舀去,導致後來粉糊有點太乾。)
2. 300g在萊米粉兌200-250g冷水,努力攪拌均勻
(毫無臂力可言的廚娘心得:這其中之艱辛豈是努力二字了得?咬緊牙根使勁吃奶的力氣拼命都不為過)
3. 蝦米和香菇切細(蝦米可以乾切,有的會變成末,不過無所謂)※
(廚娘附和:蝦米很重要,是蘿蔔糕香味的精華重點,絕對不可省)
4. 白蘿蔔絲煮好後,將調好的2(在萊米粉水)一古腦兒倒入,加鹽(味精)調味,並投入蝦米、香菇、油蔥酥,攪拌均勻
#做法裡這一步最重要,材料攪拌後,在萊米粉遇熱應該呈乳白色的糊狀,這時必須將蘿蔔均勻地翻攪至糊中,蘿蔔糕蒸出來才能軟硬適中。另外加鹽調味也最好別省略,吃起來才會像外面賣的。
5. 電鍋內鍋鋪一層玻璃紙(避免沾黏),將4的糊倒入,放進電鍋蒸40分至1小時
(廚娘說明:家裡沒有玻璃紙,所以倒半匙烹飪用橄欖油,用 kitchen towel 沾了抹遍整個內鍋,避免沾黏)
6. 時間差不多時,拿筷子穿過蘿蔔糕測試。如果筷子拿出來還有乳白色的糊狀,就是還沒好;如果拿出來的沾黏物是半透明的,就表示好了---
#你們看到的這塊已經被我戳得千瘡百孔啦,幸好在蒸的蘿蔔糕自己有修復的功能。
7. 拿到通風處放涼,涼了形狀會固定,就完成了!
說來說去,還是要衷心感謝小瑞台長的分享。沒想到想像中很艱難的東西可以輕鬆的完成。這次的成品可能是因為廚娘在煮蘿蔔的時候舀去了過多的水分,加上蒸得有點過頭,所以蘿蔔味有點不見,整個蘿蔔糕的質感有點太 Q,Q 到讓人懷疑如果切小塊丟牆壁,可能不會就這麼落地,而是會彈回來。
小館館主安慰廚娘:沒關係,有機會再來一次。
- Mar 01 Tue 2005 02:01
友台食譜:小瑞台長的蘿蔔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