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原來跟著小子吃清淡簡單食物久了,廚藝也小小退步。最近在SMS看網友做菜肉餛飩,勾起了不少甜美的童年回憶。加上餅少接連幾場大大小小的病後,嘴裡彷彿安裝了小過濾器,舌頭自動頂出吐出過去最愛、以原型送入的青蔬,只有以燉蔬菜湯、包子或水餃餛飩方式混入的蔬菜可以下肚。

於是浩大的切碎灑鹽走水拌餡工程就在某個餅少午睡的時光啟動,再利用小餅晚上入夢鄉後的時間快快包餛飩。起先包得挺不順手,營養不良的餛飩,乍看有點像Amish小女生戴的帽子。


photo from http://www1.istockphoto.com/file_thumbview_approve/872810/2/istockphoto_872810_amish_dolls.jpg

仔細想想媽咪當初快手包餛飩的手法,是對折再反轉沒錯,但好像肉餡該要再多些,調整之後果然第二盤開始就像樣了。




不過,等到起鍋後一嚐就知道,唉,調味的功力退步了。看來最近調餡還是要照著食譜比較好,畢竟跟著餅少吃,鹽的份量是以顆粒計,又怕餅少不愛,也沒放薑汁去腥,弄得這肉餡悽悽慘慘。要玩這種費工的菜色,還是規矩點妥當。

附上最近在SMS相認的珍妮佛同學提供的食譜,等老爺放寒假後有空幫忙帶小孩我再來挑戰。

材料
青江菜一包(約一磅半到二磅),絞肉(不要太瘦)一磅,榨菜絲ㄧ小包,薄餛飩皮ㄧ包(我覺得twin dragon的薄雲吞皮最好用,熊貓的餛飩皮也不錯)

肉的調味料: 薑ㄧ小塊切碎或榨薑汁(約10g ,喜歡可多加,不喜歡可省略不放)
醬油 1湯匙(tbs),鹽1 1/4茶匙(tsp)
香油或麻油2湯匙(tbs)
酒1湯匙

湯的調味料(每碗): 醬油1/2茶匙,麻油1/4茶匙,雞精或柴魚粉1/4茶匙,辣椒醬隨個人喜好可加可不加

作法:

1. 把洗好的青江菜(一葉一葉剝開)放進燒開的滾水(水中可放少許鹽)中燙過,葉子變色就可以撈起來了(約一分鐘),稍涼後把青江菜切碎擠出水份備用(菜汁留著)。
2. 絞肉加調味料用兩雙筷子拌勻,稍有彈性最好
3. 把剁好幾去水分的青江菜加入拌好的絞肉中
4. 包餛飩,把肉餡(因為有菜,餡可以比一般餛飩多,約一茶匙或半個水餃的量)放餛飩皮中央,菱形對摺成倒三角形,右邊的角下方沾水與左邊的角黏在一起,成餛飩
5. 原來煮青江菜的水燒開,加入剛剛擠出的菜汁一起燒開,丟下餛飩,視鍋子大小,一次丟入20-30顆,水滾餛飩浮起來就可以撈起來了。
6. 麵碗放入調味料,放煮好的餛飩(是個人喜好10-20顆),倒入餛飩湯,放榨菜絲,再灑幾滴香油即可。

喜歡吃辣的人可以放辣椒醬,喜歡乾吃也可以不放湯直接搬調味料吃,吃完餛飩在冲湯,湯很清淡好喝喔!!


附記:媽咪的湯配料還又功夫點,還多撒些薄煎的蛋皮絲。近年來媽咪很少動手包餛飩了,還好有和平東路上的溫州大餛飩可以在每次回去時解解饞。這家店的老虎醬挺夠味,湯裡的紫菜也添加了不一樣的味道,只可惜這個夏天回去實在太熱了,坐不下來吃燒燙燙的菜肉餛飩。

不知怎地,這樣寫也可以想起蔡萬興的酒釀湯圓流口水,這是怎樣的聯想呀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ozycatmd 的頭像
    dozycatmd

    愛睏貓

    dozycatm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